广州二手房成交量,正在大幅增长——
根据合富研究院的数据,在“五一”短暂调整后,二手网签快速反弹,重新回到2200套以上的高位。
再往前看,据广州市房地产中介协会公布数据,4月(统计周期:3月26日至4月25日)二手住宅网签约10312套,同比大幅增长12.97%;今年第一季度,网签套数更是处于近几年的高位。
二手楼市活跃,成交态势向好。
但是很多卖房的业主,却真的笑不出来。
为什么?原因直接看图。
据合富大数据监测,广州二手成交均价持续走低,单价3万/㎡以下的单位,成交占比接近7成。
另外,由于广州二手网签量在4月突破万套大关,业主希望趁行情好而积极出货,导致挂牌房源数量快速增加,业主端竞争更趋激烈。
让价幅度,进一步地扩大。很多板块的标杆盘,价格仍在探底。
科城山庄锦泽园,高层84平两房单位,4月成交单价2.7万/平,创下2019年以来同户型单价新低。
新福港鼎峰,从5万多、4万多一直跌到3万多,感觉快连3万大关都守不住了。
这种“膝盖斩”成交价,并非黄埔独有。
每一个区,我是说全市11区,几乎都能找出一堆成交案例……
长隆最早一个大型小区珑翠,刚刚以2.9万/平成交单价创下史低。
海珠西,地铁上盖+省级书包加持的翠城花园,也难逃跌破4万关卡的厄运。
白云的时代玫瑰园也遭遇滑铁卢,已经跌到2字头。
曾经笑傲广州二手市场的兰亭盛荟,以4.5万/平单价创贝壳有记录以来的新低,用以前的首付,放到现在已经可以全款买下……
三年蒸发265万,相当于日亏2400元!
当然了,价格稳健的小区不是没有,但占比真的不多,起码要比大家想象中的少。
虽然,广州二手房价下探,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实,但4月以来的下跌幅度,明显是加剧了。
与此同时,成交价格创新低的现象正在蔓延。
不仅仅是网红盘、抄家比较多的次新盘在降价,就连一些“学铁商”很硬的楼盘也是跌跌不休。
更惨的是,二手房价普跌势头可能很难止住。
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判断?
因为,广州二手房大面积降价,已经不是之前的“以价换量”“买方市场”那么简单了。
价值贬值,预期流通性降低,才是问题所在。
很简单的道理——
同板块的新盘,从公区设计用材、园林面积到户型布局方方面面都碾压二手房。
最卷的得房率,不跟超新规130%的比,就跟新规破100%的比,只有70~80%的二手房也是够呛。
说价格吧,新盘售价还很实在,有些甚至倒挂。
无论是比居住的舒适度,还是计算可使用面积的单价,大部分二手楼盘都干不过周边新盘。
最虐的是,“好房子”的门槛频频抬高:
层高不得低于3米,采光隔音标准升级,住宅层数不得高于26层……
对于二手业主来说,这是招招致命,刀刀见血。
回想一下,以前没有这些标准,房子好和坏的界限是相对模糊的,可以说是“各花入各眼。
而随着上述参数提出,好标准高度统一,市场上“好房子”越来越多,“差房子”也逐渐显现出来。
那么,哪些是“差房子”?
肯定是产品落后、失去竞争力的二手房了。
而在当下就已经被时代淘汰、被行业抛弃的二手房,想在未来吸引新一代购房者,就更难了。
可以预见,流通性和溢价空间都在打折。
对于买家而言,除非是想捡漏,或者着急入住/读书以及板块没有新房,不然没有理由首选二手。
反过来说,如果你的二手房旁边不断涌现新盘、新的宅地,在条件允许折腾的情况下,卖房后置换新房,不失为一个更高明的选择。
注:1*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作者。2*本文只供参照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