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报记者 王煜鹏
5月2日,冷空气过境的西宁古城终于放晴。趁着好天气,市民沿湟水河一路向西,经过扫描健康码、行程码,走进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海湖片区。这里阳光明媚,绿草茵茵,流水潺潺,鸟语花香,孩子高兴地在林荫下嬉戏。
上午9时,陈长多和几位摄影爱好者相约来到公园,选好拍摄地点,架起设备,开始了今天的拍鸟行动。一小时后,目标出现,老陈和同伴们加紧按下快门。
“看!怎么样?”老陈满眼喜悦,一边说一边与大家欣赏着自己刚刚拍到的图像。画面中,一只鸟儿玲珑秀气,羽毛在阳光下发出蓝宝石般的光彩,这是捕鱼高手——翠鸟。
老陈今年64岁,退休后玩起了摄影。“春拍鸟,夏拍景,秋拍风光,冬拍雪……这几年,生态越来越好,来公园的鸟儿也越来越多了。我们享受着美景,拍着照片,退休生活很是充实。”
放眼望去,白榆、青杨笔直高大,垂柳摇曳多姿,丁香、马蔺竞相绽放,红隼、白鹭等珍稀鸟类也时常可见。居民们在这里骑车、跑步、休闲、漫步……适意而休闲。
青海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自2013年试点建设,2018年正式验收,总面积508公顷,由海湖湿地、宁湖湿地和北川湿地三大片区组成。
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之“肾”,湿地公园在蓄滞洪水、涵养水源、净化空气、调节气候以及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。目前园内有野生植物146种,还有包括黑鹳、草原雕、白尾海雕等在内的152种野生鸟类。
身居城市中也能观水、观鸟、观植物,居民们沉浸在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中。这里也是全省首家湿地科普宣教馆,集生态保护、环境教育、自然体验、观光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。
在公园绿道上,家住公园附近的小朋友王妙涵和爸爸一起快乐骑行,每到科普点,都会停下来,学习画板上的科普知识。“我喜欢在公园里骑车,因为每次都能看见小鸭子,能看到好多花,还能听爸爸讲故事。”6岁半的王妙涵开心地说。这里已成为周围居民们休闲、运动、放松的首选场地。
“今天天气好,海湖片区游园人数近万人。前两天天气有些凉,游园人数在五千人到七千左右。”湿地公园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宋秀华说。“为做好园区疫情防控工作,我们把入口从36个减到20个,入口处有专人查验‘青海信康码’和‘行程卡’,进入园区,志愿者和保安会提醒游客全称佩戴口罩,公共区域每天至少进行三次严格消杀,保证游园安全。”
碧水蓝天,生机盎然,高楼掩映在绿色中,车流的喧嚣噪声仿佛也远离了许多,人们在这里尽情地享受着假期……
湿地西宁市下一篇 青岛19个项目获海洋科学技术奖